第(2/3)页 这根本不是理由,完全是对日本的侮辱。 阿穆尔总督府取缔日使馆的时候,西伯利亚铁路还没有通车呢。 这意思就是在海参崴的日本人,不管什么事,都要跑到圣彼得堡才能办。 英国虽然是“日不落”,沃拉斯顿如果想开展他所谓的工作,那么也会遭到尤里耶夫大公劈头盖脸的羞辱。 沃拉斯顿丝毫不怀疑这一点。 既然不能以正当理由开展工作,那就只能采用更隐蔽的方式。 日俄战争爆发后,海参崴作为关东俄军的大后方,所有重伤员都要送到海参崴接受治疗。 英国国王这时候终于想起圣彼得堡大外甥了,所以战争爆发后不久,爱德华七世就提出,可以派出医疗人员,前往关东提供医疗服务。 尼古拉虽然知道大姨夫没安好心,也没拒绝大姨夫,于是就有一支由20余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关东。 尼古拉是不想彻底将英国推向日本,所以明知道大姨夫递来的是一堆翔,还是捏着鼻子接了。 乔治不接。 这支医疗队来到关东之后没有去前线,而是直接来到海参崴,希望进入海参崴医院工作。 乔治根本没出面,让米哈伊尔直接把人送到冰城,门都没让进。 乔治不知道英国人打的是什么算盘,也懒得问。 海参崴的医疗水平声名在外,这几年已经开始有外国医生自费到海参崴医院学习,虽然价格昂贵,名额也有限,申请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如果只是学技术,那还好说。 入冬后不久,伦敦伊丽莎白医院给姜喜的大徒弟鲁涅夫开出现有薪水的两倍,邀请鲁涅夫去伊丽莎白医院工作。 鲁涅夫现在是海参崴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虽然两倍薪水对鲁涅夫很有诱惑力的,鲁涅夫还是果断拒绝。 如果是去风景优美的尼斯,那鲁涅夫还会犹豫一下。 去伦敦图啥? 图他冬天的雾霾吗? 伦敦有的,海参崴都有。 伦敦没有的,比如清新的空气,海参崴也有。 这些对鲁涅夫来说都其实不重要。 鲁涅夫是海参崴医院培养出来的,没有海参崴医院的培养,鲁涅夫现在多半要和那些在前线作战的哥萨克一样,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打滚。 鲁涅夫是个感恩的人,即便伊丽莎白医院给鲁涅夫开出更高的薪水,鲁涅夫也不会离开海参崴。 海参崴不仅有清新的空气,而且有伦敦没有的美食,有更完善的教育和医疗体系,文化和娱乐同样比伦敦更丰富多彩。 伦敦除了高薪,啥都没有。 虽然鲁涅夫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海参崴却有流言,称鲁涅夫是受到了阿穆尔总督府的威胁,所以才不得不留在海参崴。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海参崴以移民为主,早年是通过从欧洲和圣彼得堡挖人,才有了海参崴的基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