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2/3)页
刘若川眉头微皱,似乎对肖梁教授的这一番话略有不喜。
“老肖,你这句话主观色彩太浓郁了。至于老许去光华大学,我还是挺支持他这个决定的。”
“什么?”肖梁听到这句话,把眼镜摘下来擦了擦,戴上后重新打量刘若川,似乎眼前这个跟过去他所认识的刘若川不是一个人。
他压低着嗓音,心中怒火丛生。\b
“为什么?我不明白!”
“当初老许离开北大的原因你忘记了吗?”刘若川直视着肖梁,没有退让。
\b肖梁嘴唇颤抖,自欺欺人地说道,“现在跟以前也不一样了,李校长力主改革,革除过往之风气,北大数院也不会跟过去一样!”
“呵呵!”
刘若川自嘲一笑,看着肖梁,“我不否认李校长的能力和决心,我也相信北大在李校长带领下会越来越好,但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学术造假!”
“学风浮躁!”
“论资排辈!”
“想要根除这些旧弊何其容易!”
刘若川心烦意燥,忍不住重声喝道。\b
许晨阳离开北大的时候提到了三点,简单来说就是上述的十二字。
像他们这一辈的数学家也仍然逃不掉要熬资历的怪圈,哪怕你能力的确突出,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要上去就得下来一个人。
谁愿意呢?
科学院和工程院过去院士几乎是终身制,后面国家也发现这样挤占太多的资源,设立了一些规则。诸如院士有进也要有出,老人必须给小辈让路。
偌大的国家,想要上上下下都一片清明自然是不可能。
有人选择离开;
也有人选择留下来。
去改变、去推翻、去变革。
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原因。
许晨阳离开北大重返美国,身为同班同学的刘若川选择留在北大数院。
前者选择暂时离开,积攒力量等待时机再卷土回来;后者是选择隐忍,被动地融进这个圈子里,等待自己成为这个圈子领导者后再开始改变风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