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尴尬的一咧嘴,本是想笑一笑,但那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阿姐,此事吾知晓了,罢了,汝想嫁谁,随汝便是。” 蔡氏夫人松了一口气。 她忙劝这姐弟二人:“今日有这般好事,我去卓下人烹些好饭,也算为二姐庆祝庆祝。” 蔡瑁点点头,没反对。 蔡觅笑道:“那就多谢弟妹了……对了,德珪,你姐夫还有件事要你帮忙。” ‘你姐夫’这三个字,传入蔡瑁的耳中,怎么听怎么不舒服。 “何事?”蔡瑁干巴巴地道。 “帮他写书信一封。” “给谁写?” “曹操。” …… 蔡觅从蔡瑁的府中出来的时候,正赶上刘琦按照约定时辰驱辎车来接。 “何时来的?”蔡觅上车后笑道。 “刚刚才到。”刘琦慵懒的伸手搂过她:“辛苦阿姐奔波劳碌了。” 蔡觅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少郎君跟我还这般客气?这有何辛苦的。” 说罢,她将蔡瑁写好的简牍和一卷缣帛递给了刘琦。 那简牍自然是蔡瑁写给曹操的书信……至于那缣帛…… “信物。”蔡觅为刘琦解释道:“当初德珪与曹操去拜谒梁鹄不成,便在雒阳托人以重金购置了其两卷字书,并一人留下一卷,以记于心。” “这算是卧薪尝胆么?”刘琦哑然失笑,随手打开那缣帛,不由微微一愣。 “这字倒是很好看啊。” 汉朝人与后世人对字体的欣赏角度不同,但刘琦在这个时代也待了数年,自然是入乡随俗,知晓什么样的字体是汉朝人眼中好看的字体。 蔡觅解释道:“自然是好看,这可是分书字体,梁鹄乃是当世书术名家,便是先帝,也对其字赞不绝口的。” 刘琦闻言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将那卷用八书字体所写的缣帛收起。 他在后世时,也曾苦学过书法,写一手好字,但是到了这个时代后,因为用笔和字体不同,他这项职场优点如今已经没了。 但刘琦这个人比较好强,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字就如同门面,就算不能练到书法大家的程度,但总归不能落了丢人吧? 毕竟,刘琦还有一个当名士的志向。 但他虽有心练字,但一直没有好的参照对象。 汉朝可不是像是后世一样,随处可以买到复印的字帖,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普及拓印之法,所有的典籍若要传世,基本都是抄录,出自谁的手笔写的东西,那就是独此一件,别无分号,都是孤卷, 特别是字体,抄录可是抄不出来的,只能是寻找其本人的手稿。 可想这当中难度何其之大。 可眼下,刘琦终于是碰到一篇好字可以临摹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