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蠕动般的进步(五)-《革清》


    第(2/3)页

    “江……什么,能卖多少?”李童山连江浙这个词都没听说,说都说不对。

    “江浙是江苏和浙江。是在咱们山东南边。那边有几千万人,就算一百个人里头有一个人买咱们造的料,也能卖十万件。”

    “哼哼!”李童山不以为然的冷笑起来。

    “李大哥,你就当你信了俺的话。咱们没黑没明的干,一年能造多少料。能造一千件么?就算江浙那边只买一万件,咱们也得干十年。十年后的事,谁能知道呢。”

    李童山又沉默了。霍崇也不催他,只是觉得自己太高看这时代的人了。张店在淄博,连个县城都不是。指望这里一个土作坊的作坊主知道江浙这种地理上的知识,对这时代的人是太高的要求了。

    想到这里,霍崇尝试从土作坊作坊主的角度看问题,突然就明白了李童山期待什么,又在害怕什么。于是霍崇问道:“李大哥。俺知道你信不过俺,俺怎么做才能让你信俺。你说个道道。”

    李童山立刻答道:“俺现在不能给你做料。你要是想自己做,俺得派个人来。”

    看来李童山早就想好了他的底线,霍崇果断答应:“中!”

    “细料钱,你得先给俺。”

    霍崇马上开始讨价还价,“你得先说多少钱。太高,俺也答应不下来。”

    第二天晚上,李童山带了个小工,推着一辆被细料压得吱嘎作响的独轮车到了霍崇家门口。霍崇早就准备好接应,赶紧把东西卸下,把李童山他们请进来。

    这次霍崇也不含糊,把点了蜡烛的矿灯放到正厅,屋里登时就亮堂起来。可比油灯强多了。

    李童山仔细打量着这不规则的灯罩一阵,忍不住苦笑起来,“霍兄弟,你还说你没烧过料。这料比俺烧的都好。”

    “没有李大哥给俺的料,俺烧个屁。”霍崇笑嘻嘻的答道。

    李童山没回答,盯着琉璃的灯罩看了好一阵才扭回头说道:“霍兄弟,这做的再规整点,就能卖。”

    “李大哥能找到买家?”霍崇登时就有了兴趣。

    “嗯。霍兄弟,你能烧的规整么?”

    “俺只能尽力。烧成啥样,看命。”

    “你先烧着,能做好,俺就问问。”

    于是,霍崇家的院子里天亮后又升腾起熔炉冒出的烟。师弟们摇动着转轮,通过吱呀作响的传动装置鼓动皮质鼓风器,将更多空气输入熔炉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