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平静下的波澜壮阔(4)-《恶女当家》
第(3/3)页
“翠兰也不错啊!”
“高翠兰啊,义父还是饶了我吧。”
“翠兰不好吗?”
“长得挺俊的,就是脾气,哎。义父,咱换个话题吧!”
“哈哈哈!”
……………………………………………………………………………………
上京城外,西凉的重铁骑已经驻扎在雪拥关不短时间了,雪拥关是河套平原和中原大地的连接口,整个关峡呈现一个葫芦状,属于易守难攻的地点。雪拥关常年大风,一入冬季,大雪满天飞,有雪拥蓝关马不前。
近六千骑重甲铁骑黑压压一片,营帐都采用黑色帆布,每人佩戴两匹战马,四把长短不一的凉刀,以及轻重弓弩一套。
这种配置方式是徐家军在平定天下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最稳妥、机动性最强、战力发挥最充分的方式。
与此同时,镇北军中已经有不下一万人马的骑兵也已经拔寨,驻扎在距离西凉军不远处。这是夏侯将军的安排,大将军似乎早就料到西凉动向,提前做好了准备。
当初朝廷不给西凉拨一颗米粮,西凉三州贫瘠,根本就养不起徐家军,经过多方面论证,当时的西凉提出了两套方案,一套是夺取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蜀地,另一方面是夺取有塞上江南之称河套平原。
西凉谋臣和西凉五虎无不赞同前一种方案,蜀地富饶,有天险形成自然屏障,大魏一位游吟诗人走到蜀地都赞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最主要的是,蜀地是西凉王徐骁的故乡,是他发家之地。当年背着母亲独身入西蜀,于蜀地一呼百应,三百余位同乡便和徐骁南征北战,这也是西凉老字营最初的人马。
有人进言徐骁:“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
但是徐骁看了看地图,敲了敲桌子,指了指河套平原,说道:“夺取河套平原。”
众人不解,多有怨言和反驳之语,开口问道:“为何?”
徐骁于王府之内,望了望河套平原的方向:“因为离着镇北军近一些。”
今夜,雪拥关依旧大风,但是天上的星星却格外明亮,银河如练。
重骑军的首领司马尺端坐在大帐内,饮酒作乐,身边众人都是西凉的中流砥柱,青壮年中比较有魄力的一群人,虽然司马尺恶名在外,但是赏罚分明,对部下极好,身先士卒,以军功论英雄,在小的细节上从来都不注重,手下有出格举动,他也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过去了。
不似那西凉五虎中唯一一位异性有着“虎妞”之称的高翠兰,治军严明,军纪严谨,手下若有触犯军纪之处,马上棍棒伺候,下手毫不留情,就是咱们的世子殿下出马都不给面子。
司马尺端起酒杯,又叹了一口气,将酒杯放下:“前些时候有个书生奉义父命令来我大帐,那书生是个有才的人,不好色,不贪酒,而且学问大得很。我司马尺不敬佩什么人,除了义父,也就这位书生让人敬重,引以为知己。”
说到这,他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单手握拳狠狠砸在自己胸膛上,惋惜道:“可惜啊,可惜,最后竟然在我睡着的时候惨死在我自己的刀下。”
众人劝解:“将军不要太过伤心,您虚怀若谷,求贤若渴,怪就怪那书生不识好歹,偏偏向将军刀尖上撞,活该他倒霉,如今能够葬在这雪拥关也算他的造化。”
“话是这么说,但是心中还是惋惜的,我提议敬……”司马尺根本就没有问过那位书生的姓名,此时也断然说不出他敬佩之人的姓名,“我提议敬我那位书生兄弟一杯。”
众人一饮而尽。(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