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青竹娘问道:“那该怎么办?如今宰相府插手,我们没有胜算啊!” 林婉儿幽幽叹了一口气,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只能赌了,看一看皇帝陛下是不是要消弱统领三省六部多年的宰相大人了。” “怎么可能?!”青竹娘摇摇头,“先不说宰相大人是朝廷的肱骨之臣,自己的妹妹是皇宫里的淑贵妃,女儿是皇子妃,学生也是遍布朝野天下。除了西凉王、夏侯大将军、陈贤大学士,这满朝大臣莫不是以宰相马首是瞻,敬畏三分。”… 宰相潘春伟自从朱雀门事变之前,便一直跟随陛下,可谓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被外人成为天下第一臣。 林婉儿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说道:“这就是原因了,当今陛下圣明,自然知道为君之道是制衡,如今宰相势大,陛下有心消弱,只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时机罢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给陛下这个时机。” 林婉儿站起身来,摊开笔墨,写了一张纸条,然后交由杨二喜,说道:“二喜麻烦去一趟济南府,将这张纸条交给刘宏达和沈松文,记住一定要就亲自送到对方的手中。” 杨二喜看了青竹娘一眼,得到对方答应,风一般出了上京城,去了济南府。 刘宏达经常写信给林婉儿,林婉儿也大致了解到济南府的情况,如今山西难民已经在济南府站住了脚跟,并且依靠《西厢记》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些难民自发组织形成了一支队伍,队伍人员复杂,但是都有一技之长,木匠、瓦匠不一而足,并且开始做起了生意,面向对象不是大户人家,而是济南府的平常人家。再加上济南府尹陈和明里暗里的帮助,山西难民的日子愈发好过起来。与之对应的是诸葛正我这群读书人的窘迫场景,“婉儿阁”建成之后,诸葛正我发誓再也不踏入千佛山一步。 林婉儿觉得这世间没有过不去的坎,山西难民就是很好的证明。 既然上京城的书局不会印刷《石头记》,那么林婉儿就先建立自己的书局,然后和潘家对着干,到时候是以卵击石还是分庭抗礼,就看皇帝陛下的态度了。那日,林婉儿指出大魏国治国弊端,只说了“重农轻商”,实际上还有一点没有阐明,那就是大魏国朝堂之上有些人的权利未免太大了些。 林婉儿思索着如何和潘家争斗,然后如同诸葛孔明在世一般,走出房间,站在院子里,伸开手臂,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像世间万物都在她掌控范围之内。林婉儿仰头看看日头,摸了摸肚子,开口说道:“又到了午饭的时候了,真好!”(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