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剩下的10%,就是论文的撰写了。 哎,完全没有挑战性嘛,这也太简单了! 刘峰抱着电脑百无聊奈的想到。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考试的时候,直接提前知道了题目的标准答案,然后再通过答案逆推过程的一种作弊行为。 关键是,别人还完全不知道他作弊了! 刘峰感慨万千。 他的这种开挂行为,比按部就班的实验研究不知快了多少个数量级,里面节约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不知凡几!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用于试错的实验数据基本上都没有了,因此最后能够填充论文的有效数据也太少了罢。 当然,论文完全可以不需要那些‘走错路’的实验进行填充,数据少点就少点,只要结果正确就成。 随后,刘峰再按照开挂反应出来的实验结果,又花费了一两天的时间,在常规条件下,合成了足够多的催化剂薄膜, 最后,他再用这些薄膜设计了一个简陋的膜反应器,进行了十数次丙烯的歧化反应实验,最终得到的反应结果求得了平均值,平均转化率高达91%! 91%,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事实上,中石油的传统固定床反应器的最高转化率,也只不过34%而已;至于国外“先进”的膜反应装置,作为对手的中石油公司,人家虽然搞不到装置的制造方法,但是对于装置的最高转化率却调查的很清楚:69%,嗯,还不到70%,如是而已。 咱是不是也可以申请一个专利什么的? 刘峰摸索着下巴,寻思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