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南匈奴趁着中原军阀混战,沿黄河南下,烧杀掳掠,时曹操正与吕布争夺兖州,无法抽出兵马对付南匈奴。曹昂趁此向曹操请求,只要两千兵马前去迎战南匈奴,夺回被占领的土地。 曹操不允:“你只要两千兵马,如何能够对付得了南匈奴?南匈奴骁勇善战,比吕布的人马还不好对付,我不能让你去送死。” 曹昂道:“父亲放心,孩儿有杨靖云和徐庶帮手,不会有事的。何况,母亲说了会陪着儿子一起去。” “你母亲要去?”曹操惊愕不已。 曹昂点头。 曹操闻言脸色变了几变,终于答应了曹昂的请求,给了其两千人马,让其迎战南匈奴。众人不解,主公如此做法不是送大公子去死吗? 曹操长叹道:“有夫人在,一人可抵千军。” 众人斜眼,主公,你在开玩笑吗? 事实教育他们,主公没有开玩笑,虽然夫人的战斗力依然成谜,但大公子却领着两千人马干翻了南匈奴。简直,简直……虎父无犬子啊! 曹操得意:这是他的长子,他的继承人,果然是最棒的。 用陷阱又坑死了一批南匈奴人后,曹昂与徐庶高兴地讨论着下一部的计划。 徐庶感叹:“老夫人学识渊博,竟然知道黑水的燃烧效果比油脂还好。” 曹昂与有荣焉地道:“母亲是最厉害的。” 徐庶点头:“可惜老夫人如此才华,却蹉跎在后院之中。” 曹昂:“母亲喜欢平静安定的生活,若非为了我,也不会参与到战争中来。” 杨靖云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主公,我们的士兵在南匈奴的战俘中发现一个女人,她说她要见老夫人。” “什么人?口气这么大,竟然开口就要见老夫人?”徐庶疑惑地问道。 杨靖云道:“她说她叫蔡琰蔡文姬。” “蔡文姬?”曹昂想了想,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她可是蔡邕之女?” 杨靖云点头:“她确实说自己的父亲是蔡邕蔡中郎。” 蔡邕,字伯喈,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其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曹昂练过飞白字体,自然非常了解蔡邕,也知道其有一女为蔡琰,守寡后回到蔡家居住,没想到竟然被匈奴人掳掠了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