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外交努力-《战争世界》
第(3/3)页
会议结束,赵耀国没有耽搁片刻,立即联系了王学炽。
其实,赵耀国早就看清楚,进行外交努力的时机已经到来,而且这是在事态恶化之前最后的外交机会。
关键就是,扶桑当局已经打完了手里所有的牌,至少是提前准备好的所有大牌。
虽然扶桑空中自卫队能够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部署调整,但是靠现有力量,根本无法夺得制空权,至少不可能顺利的夺得制空权。至于扶桑海上自卫队的护卫群,在夺得制空权之前基本是摆设,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扶桑空中自卫队无法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之内夺得制空权,那么扶桑相宫本三郎就应该知道,已经无法阻止华夏带走肇事者,也将由此彻底丧失主动权。只要宫本三郎还没有丧心病狂,就会接住赵耀国递出的橄榄枝,哪怕上面挂着的是一个难以咽下的苦果。
当然,赵耀国没有仗势欺人。
按照他的安排,王学炽将告诉田中俊,只要扶桑当局答应立即停止军事对抗,华夏将主动撤走事海域附近的所有兵力,并且保证华夏与扶桑的关系绝对不会受到此次事件,即由民间极端组织蓄意挑起与制造的冲突影响,也不会上升到国家层面上,以此表示愿意跟扶桑化解纷争。
显然,这是赵耀国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不要说总参的那些将军,连王学炽都认为,赵耀国做出的让步实在是太大了,甚至牺牲了一些已经到手或者即将到手的利益。
当然,王学炽无权说三道四,而且他也知道结束冲突比什么都重要。
只是,王学炽没有忘记提醒赵耀国,此举未必能够如愿以偿。关键就是,赵耀国做出的让步,很有可能被扶桑当局误解,当成是软弱的象征,或者认为是为了达到目的采用的欺骗手段。很简单,现在占据优势地位的是华夏,而不是扶桑。华夏不但没趁胜追击,反到主动退让,根本说不通。
正是如此,王学炽在跟田中俊通电话的时候,提到了一件历史上的事情,生在几十年前的边境冲突。王学炽这么做无非是希望田中俊相信,华夏在这个时候让步并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只是王学炽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扶桑不是白象。更加要命的是,王学炽的这个暗示让田中俊想到的,显然不是华夏的宽容与大度,而是冲突的本质。联系到刚刚生的事情,那么王学炽在这个时候提到那场生在几十年前的边境冲突,就不是那么明智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