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五 近忧远虑-《战争世界》


    第(2/3)页

    李佑廷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赵耀国眉头紧锁,思索了一阵,才说道:“你们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肯定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严青松有点头大,因为这个问题是他才想到的。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代价很大。”

    “说说看。”

    听到李佑廷的话,严青松立即锁紧了眉头。显然,李佑廷早就想到了这些,只是没有说出来。

    “就像老严说的,我们能够取得这个巨大的成果,靠的就是运气。虽然也与我们的坚持有关,如果不是我们相信与支持张清芳教授,他也不可能证明该理论的有效性,更别说让周自强教授回国,但是运气的因素依然很重要,如果不是张清芳教授的偶然现,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显然,我们不能指望好运能持续下去。”

    “没错,只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优势?”

    李佑廷长出口气,说道:“该理论提出之后,全球数十个国家、上百所大学的理论物理实验室都没有能证明其可行性,而且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有理由相信,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早就放弃了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就不存在中大奖的可能。就算有,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如果我们能够让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相信该理论没有价值,以此将西方国家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我们就能获得充足的时间,只是我们也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何才能办到?”

    李佑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朝严青松看了过去。

    “在此之前,包括我们在内,所有人都认为,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是增强型托卡马克装置。为此,我们与花旗、伊万国等国家联合建造了ITeR,还单独建造了easT,并且准备建造更大的加器。只是,到目前为止,easT实现的最长等离子体放电时间还不到两分钟,即便是实现了预定目标,既一亿度的一千秒等离子体放电,也达不到进行商业应用的最低要求。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但是只要我们在该领域继续投入,那么花旗等西方国家就会跟进。”

    “需要多大的投入?”

    “建造下一代实验堆的预期投入是两千亿,而实际投入很有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至少两千亿,最多可能需要四千亿?”

    严青松点了点头,没多做解释,因为不管是两千亿,还是四千亿都不是一笔小钱。

    “所幸的是,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这么多资金,而是根据工程与实验进展分期投入,启动资金不会过一百亿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