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起解-《天下无敌初阶论》


    第(2/3)页

    唱时,踩着小碎步转了一小圈,单薄寂寥的身影,体态婀娜多姿,看了我见犹怜,句末,秋香低头双膝下跪,袁绒蓉彷佛看见一个带枷的犯妇,对着往来的人们当街泣诉冤屈。

    听痴了,看痴了,从唐寅来到潇湘院后,袁绒蓉就落入剧烈的心情起伏中,一而再、再而三,不给她平静消停的机会。

    这是

    一时想不出适合的形容,袁绒蓉词穷语塞,只能去拉秋香起身。

    除了声音稚嫩,眉眼秋波流转,身段妩媚诱人,若不是梳着双丫髻,袁绒蓉会以为这是哪个院子新出,即将艳动江宁的清倌人。

    秋香从集清纯和妖娆于一身的角色里脱离,狡侩顽皮眨了眨眼睛,拍拍膝盖头,嘻笑说道:女起解,又名苏三起解,西皮腔流水板,怎样不同凡响吧?

    不住地炫耀唐寅的创作。

    失敬失礼了,唐公子有大才,姐姐不敢再小觑,

    袁绒蓉心服口服,怀疑到底有什么是唐寅不会的,创出全新的表演形式,一手包办词曲,十七岁便有宗师级的造诣,她由衷赞佩,虚心受教。

    少爷新创的戏文叫做京剧,女起解是其中一小段戏,整本剧名是玉堂春,从周玉洁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京都的苏淮妓院起

    秋香将唐寅以笔记,后世家喻户晓的京剧大戏玉堂春的故事,转述给袁绒蓉听一遍,接着说明京剧整个构成,从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讲起,解释完念做唱打,最后才是二黄、西皮两大唱腔。

    兼具庞大、严谨、缜密、细致,内容千变万化的戏剧,绝非大翎朝拼凑一通的杂剧能比拟,袁绒蓉不敢相信这出自一人之手,但事实摆在眼前,秋香说的、示范的,在大翎朝前所未闻。

    唐寅为了配合京剧需要的音乐,改良了嵇琴,秋香说,二胡只是其中之一,有更多的乐器还在匠坊制作中,等找齐生旦净丑,训练得当,便要正式登台亮相,大放豪语日后京剧会风靡整个中土,主要的角儿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帝王将相无不追捧痴迷。

    八字还没一撇,秋香却已进入唐寅勾勒的美好未来里。

    京剧,是因为这戏要在汴京上演吗?

    袁绒蓉问。

    少爷打算在杭州开台唱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