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雄主之误(二)-《枭将》
第(3/3)页
静海城城墙上沾满了鲜红的血迹,血迹从城墙的顶端和墙面上一直流到城墙的墙根处。血迹凝固在城墙墙面上,犹如一面凄美的画。
静海城上,静海县县令辰传生和静海城大族袁族的袁磊站在静海城血迹斑斑的城墙上望着远处辽军军营的景象。
大战刚刚结束不久,周围的静海城兵丁和青壮正在城头上清理城墙上的尸体,以便为下一次防卫提供足够的移动空间。
静海城是运河沿岸一座重要的城池,静海城内囤积着大量的漕米,这些漕米是等到来年开春之后,运河的河水解冻,运往京师城的。这些漕米要是丢了静海县县令辰传生的县令估计也做到头了。
当然,城池被辽军攻破之后辰传生也没有好下场。再加上这些天不断从逃难经过的难民控诉辽军的斑斑劣迹,更加坚定的辰传生死守静海城的决心。
实际上静海城的防卫很空虚,和大赵的其他地方一样,静海城设置有镇军,但是镇军制度早已经崩溃,只是名存实亡,挂着一个空壳子罢了。镇军现在的作用充其量也只是维持维持当地的治安。
至于御敌外侮,这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当然,因为静海城处于运河之畔,且静海城囤积着大量漕米的缘故,静海城还设置有两千名的漕兵。漕兵原本的名字是运军。
从漕兵和运军的名字上也能够想象的出漕兵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运输漕米。既然是专门运输漕米,就别指望这两千名的漕兵能在守静海城中挥出太大的作用。
漕兵是搞运输的不是战兵。
辰传生之所以能够守住静海城,最大的原因还是辰传生动用了静海城内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尤其是静海城内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往往掌握着大量的私人武装。
这些私人武装人马精锐,装备精良。是很多镇军都不及的。这些世家大族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静海城一旦丢了,他们在静海城所拥有的一切也将在辽军的铁蹄中灰飞烟灭。
以静海城袁族为的静海城世家大族积极地参与了这次的静海城保卫战,重创了攻打静海城的辽军。这是辽军入关以来,大赵少有的一抹亮色。(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