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暗流(七十一)-《枭将》


    第(2/3)页

    “那以卿的想法是?”宋宇仁问彭朝栋道。

    彭朝栋沉吟良久,山西的辽军和北直隶的辽军一样,在饱掠一番之后终究还是会退出去。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辽军也无意于占据山西之地,占领飞地对辽军来说意义不大,反而会成为辽军的负担。一旦辽军的目的是占领,辽军将不得不分兵守卫占领区。

    辽军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再者守城战也不是辽军的长处,辽军要是想要占领这些地方,辽军的处境将很被动。

    既然辽军最终都会退出山西,那么山西要解决的问题就只剩下骆腾达雁门关关兵的问题。

    叛乱的平息越早越好,这是彭朝栋认识,早年6天浩的叛军在刚刚起事的时候人数也不过几百人,如果稍加留意的话,以一个县的能力就能够将6天浩的造反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是当时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6天浩的造反人马从几百上千展到几十万人的规模,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宋宇仁现在也吸取了当年6天浩造反的教训,这一次,对骆腾达的造反极为重视。

    “镇压造反刻不容缓,须越早越好,最好在造反初期就能够将造反镇压下去。”彭朝栋说道,当年的6天浩造反好几次都是彭朝栋镇压下去的,彭朝栋至今对此依旧记忆犹新。

    “卿的想法和朕一样。”宋宇仁说道,“陕西巨寇6天浩就是因为没有及时镇压才导致6天浩后来的坐大,造成了今天在这么棘手的问题。”

    宋宇仁同意彭朝栋的想法,但是现在大军都云集于京师城附近,现在这种情况,又派遣哪一支军队前去评判呢?彭朝栋的秦军是万万不能够调遣的。秦军要保障京师城的安危。

    但是骆腾达的雁门关关兵也不是乌合之众,不是一般的镇军就能够应付的了的。

    “哪一支军队前去山西平叛,谁来负责平叛,卿可有合适的人选。”宋宇仁问彭朝栋道,放眼整个大赵,恐怕除了彭朝栋之外,没有人比他对大赵的兵事更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