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暗流(五十)-《枭将》


    第(3/3)页

    骆腾达是三品参将,骆腾达也有向朝廷上奏疏的权利,只是最后宋宇仁能不能够看到你上奏的奏疏罢了。,

    这两本奏疏都是真的,这一点骆腾达很肯定,骆腾达也有奏疏,奏疏的用料和纸质都是特制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造假。

    骆腾达没有先看奏疏上的内容,而是先确认的奏疏的真假。如果这两份奏疏是假的话,看里面的内容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确认了良久之后,从奏疏本身的真假到印章,最后直到字迹。全部确认之后,骆腾达可以肯定这两份奏疏都是真的。没有一份是假,这两个上奏疏的官员,都和骆腾达有过书信往来,其中的字迹和签章骆腾达都确认没有错。是他们本人的。

    奏疏上的内容令骆腾达感到寒心。原来在辽军开始攻击雁门关的时候,这些山西地方的文官便已经为自己考虑到了后路。这个后路就是将所有的罪责全部都推卸到了他骆腾达头上!

    “看到了吧,这就是大赵的文官,大赵的官场!”乔绍远说道,“雁门关一破,山西的大门等同于向辽军敞开,战后朝廷肯定是要追究去责任的。雁门关失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山西的地方官员,会希望你把这些东西带到中枢,耽误他们的前程么?显然肯定是不会的……”

    乔绍远开始述说山西官员的用心险恶,山西的官员这是已经提前为自己找了后路。雁门关失守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山西的地方官员,违背朝廷的规制,挖雁门关关兵的墙角,将雁门关的关兵挖走了大部分。导致雁门关的防务空虚。

    这一点要是让宋宇仁知道,整个山西的地方的官员都要跟着完蛋!自古以来官官相护,在大赵帝国的山西更是如此,山西的文官们在辽军刚刚开始攻打雁门关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了雁门关要失守的苗头。事先进行了准备。

    如何将自身身上的责任全部推卸干净朝廷有察觉不到其中的蛛丝马迹成为了当时山西所有地方官员的共同话题,由于这件事情和自己未来的前程,头上的脑袋息息相关。因此山西的文官们丝毫也不敢马虎。都很认真地想着对策。

    最红山西的文官们臭味相投,想出的对策都惊人的一致,都将目光瞄准到了骆腾达这只替罪羊身上。没有谁比山西雁门关的参将骆腾达更适合做这个替罪羊。

    雁门关是山西北面的门户,雁门关失守,才导致了山西内部的混乱,这一点似乎也可以勉强解释的过去。而且雁门关失守的原因是雁门关的守将骆腾达叛降辽军,坐实了骆腾达的死罪,骆腾达到那时就算是到了公堂之上也百口难辨。

    只要坐实了骆腾达叛降投敌罪名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骆腾达叛降投敌是雁门关失守的主要原因,。这个罪名一旦成立,就没有人会把雁门关失守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在这些山西文官挖了雁门关的墙角才导致了雁门关失守这一方面去追查。

    他们便可以躲过一劫!

    “山西的文官,真是打的一好算盘!”面对这样的诬告任何人都难以忍受,这分明是在颠倒是非黑白,“他们倒是把自己身上都洗干净了!只是我骆腾达身上的污点只怕是这辈子也洗不干净了。”

    骆腾达恨得咬牙切齿,狠狠地将两本奏疏甩在地上。

    这还不罢休,骆腾达还不忘站起来狠狠在两本奏疏上狠狠踩上几脚,知道将奏疏踩踏的粉碎,骆腾达方才罢休。

    为什么!为什么!大赵朝的文官掌握着话语权,难道他们就可以肆意妄为,颠倒黑白,搬弄是非么?!这个世道,到底天理何在?!还有没有天理了!

    骆腾达彻底的心灰意冷,对大赵的官场心灰意冷,对大赵朝廷心灰意冷。骆腾达本来已经做好了赴死的打算,他不怕死,只要死能够有的好的归宿,干干净净的死去那也没有什么。

    可是山西的这些同僚吝啬到连一个踏踏实实的,干干净净的死法都不给骆腾达。为了逃避责任,非要在骆腾达身上抹黑,让他骆腾达当替罪羊,让他骆腾达背负所有的罪名所有的骂名!

    “你看看你。”乔绍远冷笑道,“这就是你所效忠,你所捍卫的朝廷,到头来结局又是如何。”

    “天道不公!”骆腾达慨叹道。

    “天道不公,可天道并没有让你死,难道除了死之外你骆腾达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就没有活路了?”乔绍远道。(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