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杨村义民(六更)-《枭将》


    第(3/3)页

    杨沐没有放松警惕,将村寨内的精锐全部都调集过来待命。严阵以待。

    “寨外来者何人!”杨沐猝然出现在村寨城头,贺腾骁原本判断为是一座空村寨的杨村村头的堡垒,突然出现了一排排的拿着武器的壮丁。

    这些壮丁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武器都有,很杂。不过有一点贺腾骁可以肯定这些壮丁不是绝不是行伍出身镇军。

    这些人手里拿的武器一般都是民间一些粗糙的武器,倒是零星有一些镇军的制式武器,贺腾骁猜想这些制式武器很可能是从逃兵那里获得的。

    起初贺腾骁菊花一紧,突如其来的喝喊声着实令他受了不少的惊吓,让贺腾骁误以为是收到了辽军的埋伏,如果是被辽军埋伏,后果贺腾骁都不敢想象。

    不过眼前的这些人明显不是辽军,村头上的精壮拿着举起手中各式各样的弓箭对准了贺腾骁和他手底下的士卒。

    这些弓箭大多是软弓,猎弓,这样只有五六斗,七八斗左右大小的软弓。硬弓也有,但是很少见。

    这伙人的身份贺腾骁已经大体可以确定了,这伙人是是杨村的乡民组成的乡兵,辽军入寇北直隶之后杨村的军民没有走而是选择了留在杨村。

    这是贺腾骁这一路上仅见的留守在驻地的人马,令人讽刺的是这支人马竟然不是镇军,而是乡兵。

    所谓的乡兵是并不属于编制上军队,朝廷也没有义务像给镇军分发军饷一样给他们分发粮饷。

    乡兵完全依靠地方豪族自己组建维持,乡兵的主要作用还是用于自保。不过朝廷会定期对各地的乡兵进行检查,乡兵可以准备常见的武器,不过朝廷禁止乡兵装备镇军的制式武器,一旦被发现乡兵装备制式武器吗,则以谋反罪论处。

    朝廷鼓励民间发展乡兵,其目的是希望这些乡兵能够自行解决地方的治安问题,减少镇军的工作量。但是,朝廷绝不希望乡兵做大,乡兵的实力超过镇军从而成为威胁朝廷统治的一个威胁因素。

    因此朝廷在发展利用乡兵维持地方治安的同时,对乡兵有采取一系列的限制措施。乡兵,一支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辽东贺族骁骑营,前来北上京师城勤王!”贺腾骁自报家门。

    杨沐怒目圆睁,有种被人当做傻子糊弄的感觉:“鸟!糊弄俺们乡里人,贺族在辽东,辽东在北边,贺族要是勤王,应当是从北边来,你们是从南边来的,怎么可能是贺族的勤王军!再者,辽东四大世家的私兵不是镇军编制,可以无需勤王,贺方雄那厮会多管闲事来俺们北直隶的事情?当俺们乡里人没见过世面?这点道理都不会懂?”

    贺腾骁报出他是贺族私兵的身份,杨沐根本不相信,不仅不相信,反而警觉了起来,开始怀疑贺腾骁的身份。

    杨沐向周围杨族乡兵们使了使眼色,示意杨族的乡兵防备这些不速之客。

    杨沐不相信贺腾骁是来自贺族的勤王军再正常不过。换做是常人,一个近三百年来都不过问中原政事的边地豪族突然之间关心起了中原的事情,并且在中原有难的时候,慷慨的派出本族的士兵勤王,换做是常人,谁有不会相信。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