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赵立国以来大兴土木,兴建城墙,近三百年间加固,新建的城墙不可胜数。无论是城墙的兴建数量还是规模,都达到了历朝历代以来的顶峰。 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大赵朝三百年不到兴建起来的城墙比以往华夏近两千年兴建起来的城墙还要多。 在这么大型城墙建造的工程里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项工程,这三处地方的城墙,也是大赵最坚固的城墙,最值得赵人引以为傲的城墙。 这三处城墙分别是:长城城墙,京师城城墙,金陵城城墙。大赵所有的城墙中,以这三处城墙为最。 长城基本上等同于国界线和文明的分界线,长城东西延伸的万里防线,就是帝国北方的国防线,也是帝国最重要的军事防线。 还有两处城墙一处是京师城,另一处则是金陵城。这两个地方分别为帝国北都和南都。 现在京师城的城墙始建于太宗时期,至今已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京师城古城墙大体呈方形,城墙主要有三层。这三层城墙分别是京师城外城城墙,京师城内城城墙以及京师城皇城城墙。 三道城墙从外到内形成一个有序的层次。 就算来犯者攻破京师城的外城城墙,也算不上占领的京师城。京师城还有内城城墙,守军依旧可以凭借京师城的内城城墙戍为京师城。 攻破了内城城墙之后,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攻下了京师城,京师城还有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京师城的核心甚至是整个帝国的核心。只有在攻陷京师城的核心:皇城之后,整个京师城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拿下了。 自从京师城建成以来,从来没有失守过,攻打这样一坐坚固的堡垒对于任何势力来说都是噩梦。 一百多年前,全盛时期的萌古部族联军攻打过京师城,然而萌古人也仅仅只是突破了京师城的外围,并且很快就被守军赶了出来。 京师城是帝国的北方最大的一座城池。京师城周长近五十公里,城墙的墙基宽达七杖,城墙高度在四丈到五丈之间,城墙都是板筑的夯土城墙,以夯土为芯,在夯土之外包裹砖石头。远远望去,京师城城墙气势磅礴。 从天空俯瞰京师城,京师城恰似一方方印,象征着他是帝国的政治中心,所谓的城方如印,便是是如此。京师城四四方方的整齐布局,也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寓意在里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