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天崩地坼(二十三)-《枭将》
第(2/3)页
但是好景不长,陆天浩的每次起兵都毫无例外地被秦军镇压了下去。每次都仅只剩下几十骑数百骑的残兵遁入深山,躲避朝廷的追捕,等到风声过去之后,再度出山,以求东山再起。失败了再遁入深山,再出山,这似乎已经成了陆天浩人生的一部分。大起大落,浮浮沉沉。
陆天浩身边的十几骑骑兵加上派遣出去的七八骑探子,就是陆天浩现在所有的家当。他要利用这些好酸的家当再度出山,东山再起。
“父王乃真名天子,莫说是三万两,就算很三十万也买不下父王的这颗头颅。”陆天浩的儿子陆国成笑道。
村口一骑探子绝尘而来,马蹄在村口的黄土路上卷起一阵烟尘:“天王!”
行马至陆天浩面前,那名探子下马跪下抱拳道:“巩昌府和凉州府来报,这些天巩昌府和凉州府的驻军大规模外调,陕西兵力空虚,正是我等东山再起的好时机!”天王是陆天浩在起兵的鼎盛时期给自己加封的封号,陆天浩在给自己想封号的时候想过很多个封号,最终还是觉得“天”子霸气,更有震慑力,故此封自己为天王。
虽说现在正是出于人生低谷时期,但身边跟随他的这些都是忠心耿耿的老弟兄,他们还是习惯以“天王”称呼陆天浩以示崇敬之意。
说道这里,探子一脸激动的神色,在深山中憋了这么久,出头的时机终于到了。得到秦军和凉州镇军外调的好消息,他焉能不喜?
秦军和凉州镇军是朝廷在西北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也是陆天浩主要的敌人,几次起兵,陆天浩最终都是被秦军和凉州镇军镇压下去的。秦军和凉州镇军外调,实在是一个好消息。西北地区一旦没有这两支强军坐镇,整个西北就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和陆天浩抗衡了。
陆天浩对秦军和凉州镇军外调的消息并不感到意外,他表现的很平淡,这件事情似乎在他的预料之内一样。
山西的乔家上次已经派人和他通过口信,不日之内辽军即将入关,天下兵马都将入京师勤王。西北地区留守的秦军和凉州镇军当然也不能例外。
这两支军队是朝廷看中的为数不多的几支军队之一,也是朝廷赖以维持统治秩序的军队。一旦辽军破边入关,这两支军队是重点调拨的对象。
“叶先生。”陆天浩侧过头,看向一个文士模样打扮的人,这个文士长得有些猥琐,如果不是穿着一身文人才穿的直裰,没有人会将他和一个文士的形象联想到一起。
这个文士一身长袍的打扮在几短衣素褐之间很显眼,文士姓叶名问。叶问本来是汉中府凤县县令,十年前陆天浩攻打凤县之时,叶问倾尽全县之力抵抗陆天浩,给陆天浩的流民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当时陆天浩气急之下,切齿下令破城之后定要将凤县县城夷为平地,方解心头之恨。
虽说凤县军民英勇抵抗陆天浩流民的攻城,挫败了流民军的多次进攻。但是朝廷的援军迟迟不到,凤县军民最终山穷水尽,陆天浩的流民军攻克的凤县县城。
城破之后,叶问和大多数官员一样,选择了自杀报国,持绶带在县衙中上吊。陆天浩感到县衙的时候叶问正悬挂在县衙门口。陆天浩救下叶问,好在陆天浩来的及时,叶问气息尚存。
出于惜才之心,再者流民军中基本都是大老粗,少有精通文墨善于出谋划策之辈。陆天浩也需要一个文士替他出谋划策。
叶问当然不屑于同流民军为伍,一心求死。无巧不成书,汉中府知府由于畏惧流民军声势浩大,收到叶问的求援信后没有派出援兵,而是归缩在汉中城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