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塞外风暴(十)-《枭将》
第(2/3)页
见没有商量的底线,六十万两这个数字也不是太过,虽说有点超出苏恪的承受范围,但苏恪还是认了。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下来。宋宇仁也很慷慨,大手一挥,直接将这六十万两白银全部解运辽东充当赏银分配下去。
对于这次大捷的主要有功人员也作出了封赏。封赏的最主要两个人物自然是彭朝栋和吴霆震。彭朝栋重新加上了兵部尚书衔,吴霆震由原来的封伯连升两级,直接从武毅伯升到武毅公,成为辽东第二个封公爵的人。只是这些都是所谓的荣誉称号,帝国末期,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虚无的无实权官爵。朝廷想怎么给就怎么给,最后近乎到了官爵泛滥的程度。
这次大捷,贺腾骁功不可没,原本也有机会和彭朝栋吴霆震一样成为这次封赏的主要人物。
贺腾骁考虑到现在他在辽东风头已经够盛,正处于辽东各方势力的风口浪尖之上。再者他升官的速度已经够快了,朝廷也不可能再继续给贺腾骁加官进爵。贺腾骁索性保持低调,上报战功时直接抹淡化了他在这次大捷中发挥出的作用。
宋宇仁还是有私心,虽说他一直自诩爱民,体恤边镇将士的辛苦。但在分配战功的时候,资源还是很明显的地向秦军倾斜。
毕竟秦军是帝国的军队,属于镇军范畴,是宋宇仁能够调的动的一支大军。而吴族私兵,虽说此战功不可没,但吴族之兵,本质上还是吴族私兵,并不在镇军的范畴之内。
六十万两白银,其中的五分之四封赏秦军将士,剩下的五分之一才是拿出来分给吴霆震的无吴族私兵。从赏银的分配,二者在皇帝心目中,孰轻孰重已然见分晓。
“皇上一碗水没有端平!”吴振飞愤愤道,“这次打仗,硬战都是咱们扛下来的,彭朝栋只是顺水推舟,退了咱们一把罢了,主功在我吴族之兵,而非秦军,皇上这分明是在偏袒秦军!”
虽说纸面上有六十万两银子,但大赵的官员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六十万两白银经过重重关卡的盘剥最后还要经过喝兵血的武将狠狠贪上一笔,真正能到士卒手里的银两根本没多少。
六十万两白银,入秦军账目的有五十万两,彭朝栋在验收时实收四十万两,其中的两成直接给半路漂没了。吴霆震这边更严重,彭朝栋漂没两成还是经手的官员看在彭朝栋是辽东总督,和徐鸿谦首辅又有乡谊的关系,又深受皇上倚重,也不敢在彭朝栋面前做得太过分,只是漂没了其中的两成。
吴霆震是土生土长的辽东豪族,文官们原本就看辽东四大世家不顺眼。这次有机会能狠狠敲吴霆震一笔,自然不会客气,吴霆震应当入帐的赏银是十万两,最终实际解运到吴族的只有五万两。
只有一半之数,经手的官员足足贪了一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