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反噬-《乱清》


    第(1/3)页

    关卓凡绝不是莽撞的性格,另外,作为一个合格的历史投机者,他拥有足够多的历史资料,做出任何重大决定的时候,都有足够的条件,谋定而后动——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不需要只凭一腔热血,闭上眼睛撞大运。

    甚至,如意洲花海帐幕之中,他强推御姐之前,也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经过了缜密的利害得失的分析,才由“小头”指挥“大头”,付诸行动的。

    说到整顿盐务,关卓凡认为,现在入手,阻力最小,事半功倍,可以花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即是说,现在是整顿盐务的最佳时机。

    苏州过后没艇搭,过了这个村,很可能就没有这个店了,现在不下手,岂非愚甚?

    *

    *

    伊克桑杀李世忠的第二天,“叫起”之后,一众军机大臣回到军机直庐,开议“整顿两淮盐务”。

    几位大军机,包括恭王,心头都弥漫着既兴奋、又不安的感觉。

    整顿盐务的好处在哪儿、难处又在哪儿,这几位当国者,心里面都是清清楚楚的。另外。关卓凡虽未明说。但几乎每个人都可默喻:借整顿盐务的机会。朝廷的手,顺理成章的伸进两江,特别是苏北——那里是湘军的真正的大本营。如果操作得当有力,很有可能,经此一役,就将两江的治权,重新收归枢府。

    两江为天下之重,两江拿回来了。其余的省份,就不在话下了。

    这样一个美妙的光景,略一思之,便不由心旌摇动。

    现在的问题是:一,该如何整顿两淮的盐务?二,又该如何借整顿盐务的机会,连两江的政务人事,一并“整顿”?

    犹如一众医家,围着一个罹患膏肓之疾的病家,都微微皱眉:该从哪里下刀子呢?

    “伊子山这一刀砍得好!”文祥先开口了。“毒血流出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