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泰山号在欧洲-《穿越1862》
第(2/3)页
而就当整个欧洲都在与中国交涉着新式油轮技术输出的时候,泰山号的到来又让欧洲海军界的眼睛一亮。这艘战列舰对比欧洲现有的战列舰,速度并不占据优势,但‘全重型火炮’让它的战斗力发生了绝大的变化。
就像中国油轮一样,泰山号行驶到印度的时候,它详尽的照片就已经被各国的情报人员送回到了各国首脑和海军部门的手中。而待到泰山号抵到法国的马赛港了,欧洲人也还不能确认这艘战舰的战斗力究竟如何了。理论上讲,这艘火力强大的战列舰实战能力不能小觑。可这只是理论。泰山号的实际战斗性能可能中国人自己都有些没把握。打靶和实战,那是两码事啊。
但即使如此,泰山号的出现也给整个欧洲的军舰制造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火力。“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的理论派瞬间声势大涨。实力大涨!
奥运会已经被这些头头脑脑们彻底的忘在脑后了。对于欧洲的主要列强们来说,石油和军舰才是第一位的。就在这年的年底,意大利,近几十年来欧洲军舰制造的先锋军首先宣布,来年上半年,意大利将首先建造一艘新型的小型战列舰。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德国紧随其后也宣布了自己的新型战列舰造舰计划,而且没有了‘小’字。
一下子英法就艰难了。
英国人且不去说,法国人在这个时空里也进行了一段绿水海军战略。
19世纪下半叶时。法国政局却动荡不安,总理更迭频繁。又因为对中国作战失败,彻底丧失了远东殖民地。因此国家政策也有些朝三暮四,虽然保持着世界第二的海军吨位,铁甲舰也相当的吓唬人,法国自己本身再建海军的雄心壮志也几次三番的遭到挫折。以迪拜.德.罗姆为代表,法国当时对于舰艇设计不乏人才,也时常有技术突破之处,比如船体的鼓出设计、炮台炮以及断纹螺栓式炮尾闭锁装置等等,但是舰艇建造工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明确的方针,效率低下,以至于赶不上技术的发展,建成一艘军舰后,由于为了迎合新技术,不得不将下一艘军舰重新设计,和英国相比虽然看上去吸收了最新技术,但是却造成了统一性欠缺,不但使造船周期延长,在作战中也影响统一行动。
到了1884年法国海军青年派代表人物亚森特.奥布海军上将出任法国海军部长,他更认为新兴的海上力量鱼雷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一旦法国拥有100艘雷击舰,就是对英国海军的最大威胁,况且鱼雷舰艇的建造和主力舰相比,花费的代价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上台以后立即下令取消了所有的战列舰建造计划,这一做法对于业已败落不堪的法国海军而言,无疑又是致命一击。
并且中国潜艇和鱼雷艇的战绩让亚森特.奥布的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90年代后,法国人本来已经有所悔悟,认识到了自己发展方向上的错误,捡起了工期拖了差不多7年的3艘“马索”级,可遗憾的是,这三艘军舰等到建成之时已经显得老态龙钟。法国人继而接着设计建造了“夏尔.马特尔”级、3艘“查理曼”级等等,也难以支撑起法国海军的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