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战争开始后,没人认为俄军会是中国国防军的对手。三四年时间过去,俄军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国防军的力量却变得更强大。他们的后勤保障,他们的军力,他们手中的武器,对比当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可是本该俄军连连退败的消息猛的一下变成了两边势均力敌的僵持战,这让多少欧洲新闻记者兴奋啊。 强者打败弱者,从来不稀奇;弱者打败了强者,才能引来无数人的瞩目。 中亚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发生的战斗就是如此。莫里斯也成为了这样人群大军中的一员。还因为自己较高的知名度和英国人的身份,而被俄军允许进入前线,进入到阿尔卡雷克要塞的核心城区。 结果,莫里斯不虚此行。他在这里见证了军事史上划时代的一幕。 这一天早上,莫里斯被房间外陡然高涨了n倍的嘈杂声给吵醒,起床后的莫里斯走到窗户前,一眼就看到了如同乌云一样遮蔽了天上阳光的飞艇军。明亮的天空变得昏暗,如同大片乌云被风吹过来一样,遮挡了阳光。那不是真正的乌云,而是飞艇,大群的飞艇。一艘艘巨大的飞艇,映衬着阳光的照射向着阿尔卡雷克要塞飞来。就像是传说中被神魔施展了魔力的飞行堡垒。整个阿尔卡雷克要塞都在惶恐和紧张当中。 莫里斯所在的旅馆是阿尔卡雷克城区里所存不多的几家旅馆之一,每一个能住进这里的人,身份都非同一般,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俄军前线专门用来安置贵客的所在。位置高,视线极佳,站在窗户边,就几乎能望见城外的风景。所以能够住到这个旅馆的人也都是俄军绝对信任的人。否则谁若在这里咔咔的连拍几卷照片,整个阿尔卡雷克要塞也就都曝光了。 若非莫里斯对着《每日电讯报》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只是普通记者的话,他根本就住不进这所旅店。《每日电讯报》在英国影响力巨大,在欧洲也是知名报社,是属于俄军要拉拢和认真对待的对象。 “上帝啊,是飞艇,全部都是飞艇。” “中国人要它们干嘛?只是侦查吗?” “吊篮里可以安放机枪……” “还可以装炸弹!” “说得对,伙计。这是个好主意。” 莫里斯努力的平静下心情,然后就听到了无数声议论,兴致勃勃的议论。因为整个旅店里的住客没几个人是俄罗斯人,都是西欧国家和美国的记者。他们可不会为俄军的前途而忧心忡忡,这些人眼中只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注定要轰动世界的新闻!(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