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殿里持着跟恭亲王一样心思的重臣王公不在少数。这些人还迷信大清十多年努力办洋务积攒下来的那些家底。对左宗棠、李鸿章,乃至湘军的一些巨头,还甚是信任。认为只凭自己的实力未尝不能平定刘暹叛乱! 现在一场败仗接着一场败仗,那只是被刘暹起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要稳定下阵脚,凑齐全国兵力,与之大战。未尝不可得胜。 这朝廷里焦急的日夜难眠的人可不止西太后一人。 慈禧又被恭亲王拿这话来堵了。东暖阁里一片寂静,养心殿外更是鸦雀无声,太监宫女们小心翼翼的走路。轻声慢语的说话,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里头的西太后,一顿乱棒齐下,就得去追随大行皇帝陛下了。 片刻之后,一个小军机走到东暖阁外,小声喊道:“禀报太后。刚才英国公使威妥玛使人送来消息,说是香港方面。三日前我大清西南官军一部和叛军在镇安接上了火,战况激烈。” 东暖阁里沉静的气氛立刻被打破了。就跟火星落进了油锅。熊熊的烈焰在燃烧。就是慈禧自己,瞬间里也觉得口干舌燥起来。 镇安,西南官军,那不就是张树声、刘士奇、周盛波的淮军么。 打得赢打不赢? 醇亲王的额头上瞬间就冒出了明淅淅的一层汗。 “太后,以臣弟之间,就先跟英法俄三国谈着,能压下一点是一点。特别是俄国人,伊犁河谷断不能给他,可以换做别的地方。 我们一边跟他们谈,一边等着西南的战报。如果得胜,一切好说。如果再败,六哥,我看也别再僵着了。这洋人再狠也要不了我大清的江山,刘暹贼子可是要掘断我们的根啊!” 醇亲王的这番和水泥的‘肺腑之言’,为西太后与恭亲王之争,画下了一个暂时的句号。一切就都等着西南战报送来了! …… 秦淮两军在镇安府的交锋都是依靠着右江而来的。秦军从南江沿江西进,轻取隆安、果化,与淮军刘士奇部相逢于上林。 右江以南的都结、结安、结伦等地,两军都是看也不看。别当广西十万大山是说笑的,那些地方真的望山跑死马,再多的人撒进去,也会立刻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分队。依靠现今的通讯条件,想要立刻迅捷的联络集结部队,那根本不可能。 所以,不管是秦军,还是对面的淮军,都根本不看那些地方。眼睛只盯着右江这条运输命脉。 两军的弹药、粮食、军需物资,可都赖于这条右江沟通前后了。 上林县城位于右江的右岸,城墙不到丈高,边长不及一里,放在江南江北,这只能算是一个大镇。 秦军的速度更快一点,因为周军手心里有刑昌带领的一个骑兵团。所以秦军抢先一步占领了上林县城。来晚一步的刘士奇却也并不吃什么亏。上林县城这一块地儿是此段右江河谷最宽阔的地方,且没有垮到江左,难受易攻。如果真的布置防御或进攻的话,前后的沿江村落更加适合。 刘士奇的大营停在距离上林县城十五里的拉骨滩,而他的前头部队则进到距离县城只有两里的那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