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决战前必须要走的过场-《天兵在1917》
第(2/3)页
所以他呈报给列宁的建议是: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和波罗的海方面军暂时采取防御姿态,抓紧时间休整,抓紧时间充实力量,在决战打响之后,选择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加入战斗.
至于加入战斗之后怎么样打,李晓峰没有说,列宁也没有问题.因为完全没有必要了,导师大人已经明白了某仙人想做什么,无非是两种可能罢了,一种可能是图哈切夫斯基小宇宙爆发,击败了.[,!]协约国的军队,这时候某人就是赶紧地去抢功劳;第二种可能,也是可能性更大的情况是,在协约国集团准备吊打图哈切夫斯基的时候,某仙人出手救人,让图哈切夫斯基不要输得太惨而已.
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反正不管是李晓峰,乌博列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还是列宁或者托洛茨基,都不相信协约国集团会首先攻击东普鲁士.
当然,如果他们这么做了,问题也不大,反正某仙人不是说了首先立足于防守,以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和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实力挡住协约国集团应该不算太难.相信图哈切夫斯基是不会放过抄后路和直捣德国的机会的.
不过.列宁也不会完全相信某仙人,他也会做更多的准备,在肯定了某人的建议的同时.他给伏龙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要求伏龙芝在解放乌克兰的同时.也要做好抵御协约**队干涉的准备.要求伏龙芝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图哈切夫斯基战败,以及李晓峰也顶不住的时候,能够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尽可能长的迟滞敌人,为中央争取更多的时间.
光交代伏龙芝一个人还是不够的,毕竟他的乌克兰方面军实力太弱,列宁还想交代给斯大林一个任务,他希望西南方面军能够抽调兵力向乌克兰靠拢.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了,西南方面军也能顶上去.
可列宁还没来得及同斯大林谈话,托洛茨基就急吼吼的喊着要决战了.无奈之下,列宁也只能用桌底下踢人的方式提醒斯大林了.
"您的预计是不是太悲观了?"散会之后,当斯大林得知了列宁的真实想法之后,惊呆了.
确实,钢铁虽然不太鸟托洛茨基,但是对于世界大革命还是有信心的.至于军队的问题,他没有想那么多,他也很乐观的认为.既然红军能打败白军,那就说明红军能打仗.在他心目中白军的战斗力跟协约**队可以划等号.
不过在得知列宁的顾虑之后,他虽然对某仙人的分析不太以为然.但是也不能反驳,更不能说某人是杞人忧天.只能很委婉的表示这种担忧是不是过虑了.当然他也很高兴,之前他的西南方面军基本被排除在波兰决战之外,如今按照列宁的意思,他的部队可以正大光明的向乌克兰靠近,到时候不管图哈切夫斯基的情况是好还是坏,他都有插手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表达完很有限的忧虑之后,他立刻表示自己的部队主力随时可以北移.甚至还说:"将这么一场事关革命胜利的大决战交给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指挥,是不是太草率了.图哈切夫斯基同志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毕竟太年轻了.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更加可靠的老同志来指挥这场决战.比如说伏龙芝同志,我看他才更加合适!"
伏龙芝是不是更合适根本就不是一个军事问题,就算伏龙芝再合适,托洛茨基也不会把这个机会交给他的.谁让伏龙芝是列宁的人呢?为了这个机会托洛茨基已经等待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他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让步?
所以列宁就非常清楚,斯大林这个时候忽然提伏龙芝那就是有点居心不良,有点眼红,试想一下,如果伏龙芝取代了图哈切夫斯基,那就意味着这场战役将由列宁派主导,以斯大林的资历,给伏龙芝当政委不为过吧?
说到底斯大林还是没有将列宁的担忧当一回事,依然以为接下来的决战很乐观.说心里话列宁有点失望,也有点动摇,难道情况没有李晓峰估计的那么糟糕?
列宁虽然是大导师,但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人,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神,虽然他后来被请上了神坛,那说到底那都是政治的需要.所以在1919年这个关键的当口,在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之时,列宁心里其实是七上八下的,对未来他并没有太多的信心,甚至有那么点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
在列宁举棋不定的时候,协约国集团的意志却是十分坚定,同德国达成一致之后,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只有布尔什维克了.如果能消灭掉布尔什维克,那这个世界上将再也没有任何势力能阻碍他们,他们将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控制整个世界!
这种诱惑太大了,哪怕明明知道国内反战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他们也愿意赌一把.在德国正式接受协约国的要求不到一周,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寇松线就急不可耐地吹风了:"如何尽快解决波兰问题已经摆在了协约国的议事日程上,我们绝不会看着波兰民众遭受非人道的待遇而无动于衷,更不会放任暴徒肆意施暴!"
寇松线的讲话还未落音,就获得了毕苏斯基的热烈回应:"我很高兴看到英国朋友还没有忘记正在遭受苦难的波兰.也热切的希望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朋友们能关注波兰的悲惨遭遇.我仅代表波兰人民向你们发出倡议,请你们尽快的伸出援手吧!"
这一唱一和就跟演双簧一样,谁都能看出来.其实波兰人和协约国早就达成了一致,这不过是在走过场而已.走完了过场.协约国集团就可挽袖子亲自下场教训布尔什维克.
当然不管是波兰人还是协约国集团都没有想到,正在积极走过场的不光是他们,托洛茨基.[,!]也在迫不及待地行动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