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西南方面军的纷争 上-《天兵在1917》
第(2/3)页
以前,这种活都是米高扬或者日丹诺夫负责,斯大林只需要听取他们的建议,然后做出选择就可以了.而现在,不管是日丹诺夫还是米高扬都不在西南方面军.而这正是斯大林总结上一次错误最大的教训,身边没有一个出谋划策的人实在是不行,你看看让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这两个大老粗帮着出主意,就捅出了天大的篓子.
现在大家明白斯大林为什么要先问古比羊了吧?就如布琼尼所言.这位是文化人,嘿嘿,这么说吧,文化人完全可以用另一个词儿替代——善于阴人的人.
之前斯大林一直都不理解,为什么列宁派来的是古比羊,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比如将米高扬和日丹诺夫中任何一个派过来,多爽啊!
应该说斯大林的政治智慧不错,很快就想通了,不是导师大人不能派那两个阴谋家来,而是不能.有那两位在,图哈切夫斯基恐怕会被阴得非常惨,而这将极大的激怒托洛茨基,毕竟这位派图哈切夫斯基到西南方面军的用意是相当明显的,以当前形势看,不宜过分的激怒这厮.
这样的话,古比羊就非常合适了,既能够帮着阴人,还不完全跟他斯大林穿一条裤子,不会任由他们任意消遣团哈切夫斯基.
想通导师大人安排中的种种关节之后,斯大林不得不由衷的感叹一声,列宁确实比他厉害,算得上是高瞻远瞩.他的那点儿把戏跟导师大人的政治智慧比起来,简直是儿戏.
当然,想通了归想通了,但是对斯大林来说西南方面军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今后屹立在政治舞台上的本钱,无论如何他都不会交给别人,尤其是不会交给那个讨厌的托洛茨基.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他都要打压和排挤图哈切夫斯基,这是不可能商量的.但是,导师大人的安排又是显而易见的,古比羊就是保险,是确保他不能越过那道红线的阀门.如果他想要突破古比羊的阻挠,那就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种办法,收买和拉拢古比羊,将他变成自己人.如果古比羊能站在他这一边,那一切都好办了.
不过这么做后果不好预料,万一古比羊不接受他的拉拢,那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就算退一步说,古比羊愿意跟他干,导师大人那里怎么交代呢?毕竟导师大人的意思是很清楚的——折腾图哈切夫斯基是必须的,但是必须有分寸,决不能过分.
公然违背导师大人的意图,还背着他老人家挖墙脚,这会不会激怒他老人家?
可见,第一种办法有种种不确定性,弄不好就是鸡飞蛋打.要么试试第二种办法,干脆的,做掉或者架空这个古比羊,让他一边凉快去!
以斯大林对西南方面军的掌控力,全力发动不是不可能做掉古比羊,只是这也意味着他背叛导师大人,这是什么性质,什么后果,斯大林最清楚不过了.
甚至可以说,这个办法跟第一种办法比起来算是下下策了,如果斯大林不是脑子抽筋了,就绝对不应该走这条路!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斯大林的那个问题,表面上他是在问布琼尼古比羊这个人怎么样,但实际上他真正想问的是:"老布,我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
很显然,迟钝的布琼尼并没有很好的领会领导的意图,反而说古比羊就那么回事,还说什么不喜欢古比羊.说实话.这简直就是问东答西,简直就会驴唇不对马嘴.你说说斯大林怎么会满意?
且不说满腹心思找茬的斯大林,先说说被他惦记的古比羊吧.作为一个文化人,对察里津当前的状态.他不见得比图哈切夫斯基满意多少.比如说酗酒成风的问题.小图看到了,古比羊也看到了.
不过这两个人对相同的一件事却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图哈切夫斯基是看不顺眼一声吼,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位置都没有坐稳就急吼吼的发表意见,提出要求.从好的方面看他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准备一开始就抓住主动权.去确立自己的权威.[,!].这是认真负责的表现.
但是从不好的方面说,有点操之过急,有点罔顾实际情况瞎指挥了.当然,这不是说军队不需要纪律性,也不是说酗酒有理,而是一个尺度和手段的问题.
客观上说,西南方面军的军纪确实有问题.也去确实存在酗酒的问题,这确实需要矫正.问题是,什么时候矫正,怎么去矫正就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了.
首先红军当时的情况并不好.鏖战已久,损失也比较大,这个时候士气一般都是比较成问题的.作为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必须确保士气不会垮掉.而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想做到这一点无疑是相当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