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作死的波兰人-《天兵在1917》
第(2/3)页
这话不假,随着和平时期到来.军火让位于居民消费品,在那个所谓的黄金十年里,居民消费需求可是相当旺盛的.推广收音机不过是小case而已.
甚至李晓峰觉得:"我们不光要生产收音机,还应该生产其他电器,比如洗衣机,电冰箱和电视机.我们将用民用市场养活和发展军用电子设备部门!"
维多利亚插了一句嘴:"电视机是什么?"
李晓峰为之一愣,他这才想起,电视此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实验室里的第一台电视都要等到1924年.呃,似乎这方面有利可图,如果抢先占有电视的专利权,我勒个去的.这要是不赚钱那就是怪了.
"这是一种新型的视听设备,它将改变人类的娱乐生活,"李晓峰说道一般忽然又愣住了,似乎电视不光改变了人类的娱乐生活,在军用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雷达,如果没有显示设备,效果恐怕是会大打折扣."当然,在军用领域,它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维多利亚奇怪地问道:"那我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种机器?"说着她扭头问埃里克森:"诺基亚的研发部门有这种机器?"
"这还是我的设想!"李晓峰赶紧打断了她,"理论上已经有了突破,一到两年内就会有成品!"
维多利亚顿时撇了撇嘴,她觉得李晓峰这就是画饼充饥,用一写上去很美好的蓝图来哄骗他们.她暗暗地下定了决心,如果某人借此狮子大张口,那一定要坚决地予以抵制.
多年以后,当维多利亚回忆起那天的决定时,真心是后悔不已.电视所创造的利润实在是让她叹为观止,这台小小的机器确实如李晓峰所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它所创造的利润不仅仅在于销售机器本身,其附带的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
反正维多利亚觉得如果当时她大方一点儿,掏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恐怕会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可惜,谁让她就小气了一回,让电视产生的利润大头都被某人拿走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当李晓峰提到北方工业的时候,情绪就没有那么高涨了.跟前面两家比起来,北方工业确实是老大难问题,以军火为主业的北方工业想要转型谈何容易?
"我初步有几个方案,随着汽油机的成熟,汽车工业将大有所为,北方工业是否可以转向汽车生产呢?"
当李晓峰提出这个想法时,在座的几位董事都没有任何信心,毕竟北方工业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属于半路出家.跟老牌的奔驰,福特什么比起来,一点儿优势都没有!
"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的,"李晓峰想了想说道,"从长远看,俄国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在这方面我们拥有天然的优势!"
这一点在座的诸位都承认,怎么说李晓峰也是布尔什维克里中央级别的大佬,照顾一下自己的企业能有多难?而且可以预见俄国未来都是被欧洲主流社会孤立和封锁的,一个对北方工业开放的封闭市场,这里面有多大的商机,傻瓜都知道.
"可是技术问题怎么办?"埃里克森问道.
"两个办法!"李晓峰想了想回答道,"德国战败之后,必然有技术流失和扩散的可能性,可以从德国购入技术和生产线.另外,可以通过犹太人的关系,从美国获得部分技术."
其实,对北方工业而言,技术什么的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市场问题李晓峰已经帮助解决了,这总比有技术没有市场强.要知道在这年头商品的销售市场可是相对封闭的,都得一刀一枪的拼命去抢.否则,德国人吃饱了撑的去打世界大战.还不就是为了抢地盘嘛!
初步解决了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股东大会也可以说是光荣谢幕了.不过对李晓峰来说,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毕竟这些未来规划的实现都离不开他的努力.
比如最简单的一条.柯尼斯堡的安全问题.如果不能确保柯尼斯堡的绝对安全,上述规划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现在.犹太人的生存环境真心不能算有多好.
举目四望,犹太人周边几乎没有一个朋友,西边的德国人和南边的波兰人都不会喜欢他们,唯一稍微安定一点儿也就是波罗的海三.[,!]国.但是这三国能否继续存在下去都是一个问题,随着他们的靠山德国投降,这三国的伪政权处于风雨飘摇当中.反正从政治局的意思看,搞定了国内的白匪军之后,肯定要解决这三国的革命问题.
也许在其他人看来,俄国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对犹太人是有利的,但是李晓峰却不敢完全苟同.俄国人对犹太人可算不上友好.而布尔什维克对资产阶级更是毫不容情.
按照托洛茨基的弄法,资产阶级的犹太国肯定是不可接受的,到时候的情况真心是不好说.这帮傻比能干出什么样的傻事,李晓峰都不意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