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6章 历史如此复杂-《近身兵王》
第(2/3)页
东瀛方面在战役之前其实严重轻敌,把苏联方面看做是纸老虎,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整场战斗是部分激进派军官擅作主张发动的。这一场战斗下来之后,东瀛发现苏联并不是纸老虎,再加上当时重点在华夏,东瀛大本营无意继续北进,于是跟苏联方面就保持和平状态。一直到后来,苏联按照雅尔塔协定对东瀛宣战,东瀛和苏联没有再爆发冲突。
然而这一战,也让苏联意识到了东瀛的战斗实力,所以在苏德战争期间,最怕的就是东瀛进攻远东。
说到这些,我们必须明白,二战期间的东瀛是其历史上战斗力最强大的时期,是不应该对当年的抗战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使用粗鄙简陋的武器对抗一支怎样强悍的军队。
回到现在讨论的话题,当年苏联为了打赢斯大林格勒一战,把西伯利亚地区后备兵力全部抽空,实在也是冒险之举。
但不管在《田中奏折》,还是东瀛人实际制定的战略方针当中,都没怎么关注苏联的远东地区。东瀛人的主要目标,还是占领富饶的华夏,对北方的苏联处于防守状态。也可以说,东瀛人背叛了三国同盟,没有进攻苏联远东,也是导致德意志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谢尔琴科毕竟是自己人,所以苍浩也没隐瞒什么,直接把张甲雪资料当中的发现说了出来:“这样看起来,苏联对东瀛并不放心,必须强化华夏与东瀛的矛盾,才能巩固远东地区的安全。”
“这个是存在的。”谢尔琴科坦然承认了:“苏联解体之后,大量资料已经被销毁,我也只是基于业余兴趣看了一些,所以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我只知道苏联当年确实需要华夏和东瀛全面开战,但我真的不知道到底采取了什么实际动作。”
“这样看起来,华夏遭遇侵略,其实跟苏联是有关系的。但苏联确实也曾慷慨无私的帮助华夏抗战……”苍浩苦笑着摇了摇头:“历史如此复杂,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很多事情实际上说不清楚是是非非。”
谢尔琴科坚持道:“我依然认为,苏联方面希望华夏与东瀛开战,并不等于一定真正要挑拨矛盾,苏联方面是真正愿意帮助华夏抗战的。实际上挑拨矛盾的,应该不是苏联的决策层,而是某些人私下所为。”
谢尔琴科努力从国家层面开脱责任,这倒也正常,毕竟他自己就是苏联之后。
苍浩认为,苏联国家层面其实可能也是采取了一些小动作,挑拨华夏和东瀛的战争尽快到来,至于苏联帮助华夏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华夏抵抗时间越长,对苏联越有利。如果华夏真的马上亡国了,东瀛是不是不会抄了苏联后院,这就很难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