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重于泰山-《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2/3)页

    “古人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现在,我们将要与人数多过我方十倍。乃至数十倍之多的敌军作战。我个人心意已决,明知必死也要勇往直前。以报国家。但是,各位将士人等,还可以作最后一次考虑--各位家中还有老小牵挂的,不欲葬身于此的,趁敌我尚未开战之际,可以先行离去,本总督绝不阻拦;若有愿随我与敌军作殊死一搏的,则请留下--”

    说着,卢象升命令弟弟卢象晋取过一支令旗来指向西南方向: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从死者,就往西南逃生去吧!”

    不曾想,卢象升的话才刚刚说完,所有的天雄军将士们立刻齐声的大喊道:“我等愿随大人死战--死而无憾!”

    看了这样的场面,卢象晋“啪”地一声把令旗的旗杆一折两断,含着泪对哥哥卢象升说道:“大人麾下,没有贪生怕死之辈!”

    卢象升自己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突然间,他向着全体将士跪了下来。泣声道:“各位弟兄,请受象升一拜--各位视死如归,既令象升感佩,也是象升的荣耀--”

    卢象升的话还没有说完。台下的五千人已经发出了“哗--”地一声巨响,大家一起跪了下来,发出排山倒海似的声浪:“我等誓死追随大人--”

    卢象晋则大声说道:“蝼蚁尚且贪生。人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弟兄们都是因为受到了大人的感召,义不独生!”

    卢象升缓缓地站起了身子。“嗖”地一声脱掉了身上的盔甲,露出了一身的麻衣孝服。发髻上束着白网巾,大声地仰天大喊:“皇天厚土知鉴,我天雄军麾下弟兄,个个都是忠义男儿!”

    接着,卢象升飞快地指挥全体人马应战--他把这少之又少的五千人马分成三队,呈“品字形”在石景山下列阵,结成犄角之势。

    到了午时,鞑子的兵锋终于来到了石景山!

    鞑子的第一拨攻势由三千骑兵打头阵,在密可遮天的急矢的掩护下冲杀了过来。这批骑兵多数是蒙古二鞑子,乃是擅长马战的精锐,冲刺起来力道非常大,抵御起来异常的艰苦……

    卢象升亲自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擂起鼓锤击鼓,激励士气;也因为这样,他的目标便特别的明显,敌军的羽箭纷纷以他为目标,不停地朝他射来。好几次羽箭擦过身脸,险些中箭,然则卢象升却不顾危险,继续击鼓!

    这一场仗一直进行到天黑,喊杀声渐渐小了些,敌方的鸣金收军声也开始响了起来。卢象升这才缓缓地放下了鼓锤,不料这一放,他的全身竟然好像血都流光了一般,瘫软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