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对峙-《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2/3)页
顿了一顿,张力冷冷地道:“他在我这里有眼线,我在他那里,亦是一样。”
玄阳子眉头抽动了一下,很快又皱了起来。细细地品味着张力的话。
不多时,张力站了起来,意味深长地看了玄阳子道长一眼,微微一笑。道:“这件事先不急,眼下还是先处理勤王的事情。”
玄阳子点了点头,缓缓地道:“国事为重。正该如此。”
……
各地勤王的大军,在京城西边和南边安营扎寨。而建奴则死死扼住北京城的东边和北边,双方隔着无定河对峙。
无定河上的桥梁。早就被明军炸毁,只是卢沟桥眼下在团山军的控制之中,张力并不希望这座金元时期的古迹,在这个时空毁于一旦。
朝廷似乎遗忘了团山军,也没人出城前来“犒军”,似乎他们也不相信,一万五千人编制的团山军,呼啦啦地来了三万,怕不是弄了些农民来充数?
朝中“衮衮诸公”们认为,眼下靠得住的,自然还是蓟辽总督洪承畴洪大人带来的蓟辽兵呀,特别是山海关吴总兵的五万大军,一看架势就知道比团山军靠谱。
那团山军在卢沟桥附近成天挖壕沟,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指望壕沟据马?人家建奴这次是攻城,又岂会用骑兵攻城?
张力却不以为然,他要做的,自然是修好工事,等待时机。
张力心中很清楚,后来的明清大决战--松山之战,明军和清军几十万人在广宁卫的松山整整对峙了一年……
难道这次北京之战,也是要旷日持久的对峙吗?
然则形势很快产生了变化,因为另外两路女真八旗军队来到了通州,与黄台吉汇合。
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并不是特别险要,建奴攻打北京城,也不是必须要占领卢沟桥。而且大明勤王的军队来了不少,各立山头,每支队伍都在哭穷,等着皇帝发内帑犒军。
这种形势,让黄台吉有些棘手--是把援军全数消灭掉呢,还是直接就从东边和北边攻城?
由于事关重大,所以今日黄台吉召集了范文程和孔有德议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