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话的意思也就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祖大乐信了…… 祖大寿满意地头,沉声道:“若是本都督不是为了辽东百姓,又何必将附近屯堡的百姓移到锦州城中?” “正是如此!都督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可表天地日月!”祖大乐脸色潮红,继续拍着马屁。 祖大寿捋须微笑,显然听得很受用…… 自嗨了一会儿之后,祖大寿神情黯淡了下来。似乎他也明白,“自嗨”始终是“自嗨”而已。 祖大寿走到城墙跟前,用手扶住墙垛子,极目望远。思绪也随同目光,一齐飘向了远方…… 自己也曾经是一个热血青年,立志于在辽东干出一番事业--正如心中的榜样宁远伯李成梁一样。 然而不得不服气的是。自己终究还是比不过李成梁。宁远伯在时,辽东全境皆在大明控制之下。而他手下“家丁”就有八千! 若是八千精锐家丁在手,何事不成? 自己现在已经掌控辽东十万兵马。可堪一战的不过三四万人,而敢与建奴野战的家丁,不足两千…… 祖大寿忽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若是宁远伯李成梁来到现在的辽东,他能不能扭转战局,收复失地呢? 唔--当年奴儿哈赤可是宁远伯的“义子”呀,奴酋那是跪舔宁远伯的,应该是李成梁更加强大一些吧? 不对不对,李成梁在时,建州女真兵不过数千而已。可现在鞑子发动一次战役,动不动兵力就以十万计,不算仆从军,只算建奴本部的话,那也至少有四五万人! 唉!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想了一会儿李成梁与建奴之事,祖大寿将思绪收了回来,一转头就看见“眼观鼻鼻观心”的祖大乐。 “哈哈,大乐,你还在想本都督刚才问的话呐?” 祖大乐讪讪一笑,应道:“弟驽钝--” 祖大寿眼中精光一闪,淡淡地道:“守辽东,就是守我祖家二百年的基业。我祖家从宣德年间来到辽东,世世代代为将,迄今已经二百年了。” 第(2/3)页